乒乓球的学习是需要很长的技术积累,不能着急。
首先要建立好良好的动作框架,如果框架动作没有建立好就盲目比赛很容易把动作打变形,因为框架决定了上升高度,如果框架是错的,后面上升的空间就非常小。
一定要把正反手的框架都建立好,否则如果任何一项存在技术上的漏洞,那么后面的实战就会留下遗憾。
因为现在的乒乓球技术讲究的是正反手均衡,所以不能出现正反手有明显弱点的情况。
那么,基本功练到什么程度才能打比赛呢?我的答案是掌握好进攻技术、控制技术和防守技术之后。
进攻技术:正反手攻球,正反手拉球控制技术:正反手搓球防守技术:正反手防守掌握了这些技术之后打比赛才是有意义的。
有了基本功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运用这些技术,如果这些基本功都不具备就盲目打比赛,又有何意义呢?盲目的以赛代练并不是真的高效。
俗话说,“练武不练功,到老一场空,练功不练武,犹如无舵船”,基本功训练和实战要结合起来。
从训练到实战会遇到很多问题,训练中对攻练得啪啪响,到了比赛就运用不出来了。
究竟为何训练和实战相差这么大呢?为何存在训练和实战的脱节呢?我认为有两个原因。
01训练和比赛的节奏不一样乒乓球技术的五要素:力量、速度、弧线、旋转、落点,我们训练中五大要素相对稳定,实战中五大要素需要重新组合。
举个例子来说,正手攻球的练习,这是一个挥拍力量、乒乓球速度、弧线、旋转、落点都比较稳定的基本功训练,如果在下一个回合中我把球送到练者反手的位置,此时,乒乓球落点就发生变化,再在下一个回合中我把球送到主练者正手的位置,如此反复,这样就形成了正手两点攻的练习,在这个练习中,乒乓球的五要素中除了落点发生变化以外,其它要素基本稳定。
再譬如,推挡中转加力推,不就是一个除挥拍力量发生变化之后,其他四要素基本稳定的过程吗?在练球中,保持五个要素不变,如果练熟了,就要改变五要素中的一个要素,即可衍生出无数的练习方式,再复杂一点,改变五要素中的两个要素,也会有多种组合方式,每个组合也会有无数变化,这样也就会有无数练习方式,逐渐改变五要素中的各个要素……到最后,五个要素全部改变,应该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吧?没错,五个要素全改变,就是一个实战的过程!所以为什么习惯练球的球友刚一接触比赛经常感觉非常不适应,就是因为五大要素和平时的训练都不一样。
02训练内容和实战脱节主要体现在两点:一是训练内容大多是单项练习,没有组合训练;二是训练都是从后三板开始的,没有前三板的衔接。
因为在训练中一般上旋球练习居多,不像正常比赛发接发、下旋球开始,前三板训练太少,比赛自然不适应,根本打不到相持阶段就已经丢分了。
那如何实现训练和实战的完美衔接呢,我有4点思考。
①训练内容由单项转变为组合。
单项技术掌握了之后,要勤加练习技术组合和衔接,比如我之前都是重点练习正手上旋,现在训练内容为正手拉一板下旋,然后进行不定点的摆速,进行正反手的组合衔接练习,一定要从前三板开始,然后再到后三板相持。
②深入研究和练习接发球。
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,如果连对方的球都接不住,或者接住了质量不高,被对方上手,那么就非常的被动,还影响自己比赛中的心态,所以实战第一步要能接好对方的球,通过我最近的实战来看,如果不吃对方的球,控制对手的抢攻,打到相持阶段我的胜率还是比较高的。
如果接不好对方的球,就非常被动,进而影响自己自己的心态。
练好接发球需要理论和实战相结合,比如搞清楚各种旋转的特点,这样才能更好的接球。
同时,更需要大量的实战,适应各种接发球方式。
发球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套路,根据自身的特长制定发球策略,然后把套路练好,比如发球之后正反手下旋抢攻,以及抢攻之后的技术衔接,或者偷长之后的策略。
在能接住对方球的前提下,如果自己的套路能够得分,这样就会处于优势地位。
③确立自己的技术风格。
如果能从接发球打到相持阶段,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基本功的大比拼了。
如果想打好相持,就要确定好自己的技术风格,快攻多还是弧圈为主,目前我的定位是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,除了正反手下旋拉起来之后,其他都使用快攻技术,正手突出力量,反手突出落点和速度,反手为正手创造得分的机会。
④必须大量实战。
在实战中学习实战,因为大量实战才能提升适应能力,要想成为实战高手,必须千锤百炼,积累丰富的经验。
⑤形成下意识。
因为真实的实战中对方来球五个元素不固定,这个时候主要靠下意识的反应,只有形成肌肉记忆进而形成下意识的击球动作,才能在实战中游刃有余。
读后感:1.本文来自于热心网友李龙的投稿,我反复读了好几遍,一个直观感受是源于实践,真实、接地气,言之有物,指出了业余球友普遍性的“眼高手低”问题,关键是给出了分析和解决办法,对业余球友非常有启发和借鉴意义。
2.众人拾柴火焰高。
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,非常欢迎大家的投稿,“杨磊谈乒乓”是我的更是大家的,它是一个交流探讨乒乓球的平台,只要拥有对乒乓球的一份热爱,欢迎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3.本文的文风,我很喜欢,简单质朴直接。
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弄“杨磊谈乒乓”,至今多半年时间里,得到了众多网友的鼓励与支持,很多朋友留言或交流,夸奖我说“文采不错”。
人嘛,得到肯定,难免翘尾巴,很多文章里也无形中流露出“炫耀文字”的嫌疑。
本文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警醒,文字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,文字是观点的载体,言之有物才是最关键的。
有了耳目一新、启迪智慧的新观点,再平凡的文字也能熠熠发光。
4.我尤其喜欢本文第一、二段的观点,非常有共鸣。
诸如“乒乓球的学习是需要很长的技术积累,不能着急”、“首先要建立好良好的动作框架,框架决定了上升高度”、“一定要把正反手的框架都建立好,否则如果任何一项存在技术上的漏洞,那么后面的实战就会留下遗憾”,等等,绝对经验之谈。
有些事再着急,也得按规律办事,如果非要“强行突破”“逆练经脉”,往往误入歧途、适得其反。
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日常练习,思考体会一二。
乒乓球的学习是需要很长的技术积累,不能着急。
首先要建立好良好的动作框架,如果框架动作没有建立好就盲目比赛很容易把动作打变形,因为框架决定了上升高度,如果框架是错的,后面上升的空间就非常小。
一定要把正反手的框架都建立好,否则如果任何一项存在技术上的漏洞,那么后面的实战就会留下遗憾。
因为现在的乒乓球技术讲究的是正反手均衡,所以不能出现正反手有明显弱点的情况。
那么,基本功练到什么程度才能打比赛呢?我的答案是掌握好进攻技术、控制技术和防守技术之后。
进攻技术:正反手攻球,正反手拉球控制技术:正反手搓球防守技术:正反手防守掌握了这些技术之后打比赛才是有意义的。
有了基本功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运用这些技术,如果这些基本功都不具备就盲目打比赛,又有何意义呢?盲目的以赛代练并不是真的高效。
俗话说,“练武不练功,到老一场空,练功不练武,犹如无舵船”,基本功训练和实战要结合起来。
从训练到实战会遇到很多问题,训练中对攻练得啪啪响,到了比赛就运用不出来了。
究竟为何训练和实战相差这么大呢?为何存在训练和实战的脱节呢?我认为有两个原因。
01训练和比赛的节奏不一样乒乓球技术的五要素:力量、速度、弧线、旋转、落点,我们训练中五大要素相对稳定,实战中五大要素需要重新组合。
举个例子来说,正手攻球的练习,这是一个挥拍力量、乒乓球速度、弧线、旋转、落点都比较稳定的基本功训练,如果在下一个回合中我把球送到练者反手的位置,此时,乒乓球落点就发生变化,再在下一个回合中我把球送到主练者正手的位置,如此反复,这样就形成了正手两点攻的练习,在这个练习中,乒乓球的五要素中除了落点发生变化以外,其它要素基本稳定。
再譬如,推挡中转加力推,不就是一个除挥拍力量发生变化之后,其他四要素基本稳定的过程吗?在练球中,保持五个要素不变,如果练熟了,就要改变五要素中的一个要素,即可衍生出无数的练习方式,再复杂一点,改变五要素中的两个要素,也会有多种组合方式,每个组合也会有无数变化,这样也就会有无数练习方式,逐渐改变五要素中的各个要素……到最后,五个要素全部改变,应该知道是什么情况了吧?没错,五个要素全改变,就是一个实战的过程!所以为什么习惯练球的球友刚一接触比赛经常感觉非常不适应,就是因为五大要素和平时的训练都不一样。
02训练内容和实战脱节主要体现在两点:一是训练内容大多是单项练习,没有组合训练;二是训练都是从后三板开始的,没有前三板的衔接。
因为在训练中一般上旋球练习居多,不像正常比赛发接发、下旋球开始,前三板训练太少,比赛自然不适应,根本打不到相持阶段就已经丢分了。
那如何实现训练和实战的完美衔接呢,我有4点思考。
①训练内容由单项转变为组合。
单项技术掌握了之后,要勤加练习技术组合和衔接,比如我之前都是重点练习正手上旋,现在训练内容为正手拉一板下旋,然后进行不定点的摆速,进行正反手的组合衔接练习,一定要从前三板开始,然后再到后三板相持。
②深入研究和练习接发球。
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,如果连对方的球都接不住,或者接住了质量不高,被对方上手,那么就非常的被动,还影响自己比赛中的心态,所以实战第一步要能接好对方的球,通过我最近的实战来看,如果不吃对方的球,控制对手的抢攻,打到相持阶段我的胜率还是比较高的。
如果接不好对方的球,就非常被动,进而影响自己自己的心态。
练好接发球需要理论和实战相结合,比如搞清楚各种旋转的特点,这样才能更好的接球。
同时,更需要大量的实战,适应各种接发球方式。
发球方面一定要有自己的套路,根据自身的特长制定发球策略,然后把套路练好,比如发球之后正反手下旋抢攻,以及抢攻之后的技术衔接,或者偷长之后的策略。
在能接住对方球的前提下,如果自己的套路能够得分,这样就会处于优势地位。
③确立自己的技术风格。
如果能从接发球打到相持阶段,那么这个时候就是基本功的大比拼了。
如果想打好相持,就要确定好自己的技术风格,快攻多还是弧圈为主,目前我的定位是快攻结合弧圈球打法,除了正反手下旋拉起来之后,其他都使用快攻技术,正手突出力量,反手突出落点和速度,反手为正手创造得分的机会。
④必须大量实战。
在实战中学习实战,因为大量实战才能提升适应能力,要想成为实战高手,必须千锤百炼,积累丰富的经验。
⑤形成下意识。
因为真实的实战中对方来球五个元素不固定,这个时候主要靠下意识的反应,只有形成肌肉记忆进而形成下意识的击球动作,才能在实战中游刃有余。
读后感:1.本文来自于热心网友李龙的投稿,我反复读了好几遍,一个直观感受是源于实践,真实、接地气,言之有物,指出了业余球友普遍性的“眼高手低”问题,关键是给出了分析和解决办法,对业余球友非常有启发和借鉴意义。
2.众人拾柴火焰高。
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有限的,非常欢迎大家的投稿,“杨磊谈乒乓”是我的更是大家的,它是一个交流探讨乒乓球的平台,只要拥有对乒乓球的一份热爱,欢迎大家在这个平台上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。
3.本文的文风,我很喜欢,简单质朴直接。
从2023年上半年开始弄“杨磊谈乒乓”,至今多半年时间里,得到了众多网友的鼓励与支持,很多朋友留言或交流,夸奖我说“文采不错”。
人嘛,得到肯定,难免翘尾巴,很多文章里也无形中流露出“炫耀文字”的嫌疑。
本文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警醒,文字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,文字是观点的载体,言之有物才是最关键的。
有了耳目一新、启迪智慧的新观点,再平凡的文字也能熠熠发光。
4.我尤其喜欢本文第一、二段的观点,非常有共鸣。
诸如“乒乓球的学习是需要很长的技术积累,不能着急”、“首先要建立好良好的动作框架,框架决定了上升高度”、“一定要把正反手的框架都建立好,否则如果任何一项存在技术上的漏洞,那么后面的实战就会留下遗憾”,等等,绝对经验之谈。
有些事再着急,也得按规律办事,如果非要“强行突破”“逆练经脉”,往往误入歧途、适得其反。
大家可以结合自身日常练习,思考体会一二。
目录
- 1 在线观看日韩
- 2 武动乾坤第二季在线观看完整版
- 3 桃乃木奈香
- ▪ 千金归来
- ▪ 网站毛片
- 4 国产女主播在线观看
- ▪ 0930痴女
- ▪ 我的媳妇是女王免费版
- 5 红颜祸水电影
- 6 赵今麦乳液
- ▪ 终结者3在线观看
- ▪ 亚洲成人影院
- ▪ 翁与小莹第十一部12至20
- 7 8090在线观看
- ▪ 爱情电影网 桃谷绘里香
- ▪ 未来的未来
- ▪ 转轮手枪
- ▪ 唐三为什么杀小舞
- ▪ 免费观看加油妈妈
- 8 两个人的高清完整视频
- ▪ 美少女万华镜很黄吗
- ▪ 苹果在线观看
- ▪ 熊出没全集100集
- ▪ 偷窥无罪
- ▪ 一念时光第二季免费观看动漫
- ▪ 草瘤
- ▪ 国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八戒
- ▪ 三悦有了新工作免费观看全集
- 9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不卡
- ▪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
- ▪ 校花系列H女宿舍五人
- ▪ 我们开始做吧 贝茜 720P
- 10 奇米影视8888在线观看免费
- ▪ 比思论坛 p
- ▪ 秋霞日韩久久理论电影
- ▪ 五月丁香啪啪
- ▪ 忘忧草在线直播www日本
- ▪ 美国交换乱理伦片
- 11 他说想去没人的地方蹭我
- ▪ 芭乐视频app下载汅网站进入绿巨人
- ▪ 羞耻法国版
- ▪ 废都 完整版
- ▪ 午夜影院在线观看
- ▪ 电车魔女1一4在线
- 12 夏沫电影
- 13 007免费在线电影
- 14 胆小鬼电视剧在线观看
掀起你的裙子来《掀起你的裙子来》由来
编辑掀起你的裙子来《掀起你的裙子来》起源